Welcome: 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
中文版   英文版 

激光小百科

半导体激光器的“心脏”:深入解析增益介质

在光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,半导体激光器(Semiconductor Laser)因其高效率、微型化、易调制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通信、医疗、工业加工、激光雷达等诸多领域。而在这项技术的核心结构中,增益介质(Gain Medium)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是实现受激辐射、产生激光的“能量源泉”,决定了激光器的性能、波长以及应用方向。

增益介质.png 

1. 什么是增益介质?

增益介质,顾名思义,是能够提供光放大增益的材料。当其受到外部激励(如电注入或光泵浦)后,能够通过受激辐射的机制放大入射光,实现激光输出。在半导体激光器中,增益介质一般由P-N结处的有源区(Active Region)组成,其材料、结构和掺杂方式直接影响激光器的阈值电流、输出波长、效率和温度特性等关键指标。

2. 半导体激光器中常见的增益材料

III-V族化合物半导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增益材料,典型代表包括:

GaAs(砷化镓):适用于发射波长约为850~980 nm 的激光器,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激光打印。

InP(磷化铟):可用于产生1.3 µm1.55 µm波段激光,是光纤通信中的重要材料。

InGaAsP / AlGaAs / InGaN:可通过调整组分,实现不同波长的发射,构成波长可调的激光器基础。

这些材料具有直接带隙结构,能够高效地实现电子-空穴复合并发射光子,是半导体激光器中理想的增益介质。

3. 增益结构的演进

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,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结构经历了从早期的齐纳结(homojunction)到异质结(heterojunction)、再到量子阱(Quantum Well)和量子点(Quantum Dot)等多种形态的升级。

① 异质结增益介质

将不同带隙的半导体材料组合,使载流子和光子在特定区域内被有效限制,提高增益效率,降低阈值电流。

② 量子阱结构

在纳米尺度厚度下,将电子限制在二维空间中,大大提高载流子的辐射复合效率,使激光器具有更低的阈值电流和更好的温度稳定性。

③ 量子点结构

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零维纳米结构,具有尖锐的能级分布,进一步提升增益特性和波长稳定性,是下一代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热点。

4. 增益介质的性能决定什么?

发射波长:带隙决定了激光波长。例如InGaAs可实现近红外激光,InGaN可用于蓝光/紫光激光。

效率与功率: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、非辐射复合速率等影响光电转换效率。

温度特性:不同材料对温度敏感程度不同,决定了激光器在工业和军事环境中的可靠性。

调制响应:增益介质决定了激光器响应速度,影响其在高速通信领域的应用。

5. 结语

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复杂结构中,增益介质就像它的“心脏”,不仅决定了激光的产生,还影响其寿命、稳定性与应用场景。从材料的选择到结构的设计,从宏观性能到微观机制,增益介质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推动激光技术走向更高的性能、更广的应用和更深的探索。

随着材料科学和微纳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,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的增益介质将带来更高亮度、更宽波段、更智能化的激光解决方案,为人类创造更多可能。

上一个:IDEF 2025第17届国际国防工业博览会 没有下一个